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部卷八百九十六 (第1/4页)
第09部 卷八百九十六 罗隐(三) 英雄之言 物之以所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服焉。其以所异者,退让之心,贞廉之节,不恒其性耳。视⽟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家国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之所窥者鲜矣。 圣人理乱 周公之生也天下理,仲尼之生天下乱。周公圣人也,仲尼亦圣人也。岂圣人出,天下有济不济者乎?夫周公席文武之教,居叔⽗之尊,而天又以圣人之道属之,是位胜其道,天下不得不理也。仲尼之生也,源流梗绝,周室衰替,而天以圣人之道属于旅人,是位不胜其道,天下不得不乱也。位胜其道者,以之尊,以之显,以之跻康庄,以之致富寿。位不胜其道者,泣焉叹焉,围焉厄焉。天以所达周公于理也,故相之于前,穷仲尼于乱也,故庙之于后。 庄周氏弟子 庄周氏以其术大于楚鲁之间,闻者皆乐以从之,而未有以尝之。一⽇,无将特举其族以学焉。及其门,而周戒之曰:“视物如伤者谓之仁,极时而行者谓之义,尊上爱下者谓之礼,识机知变者谓之智,风雨不渝者谓之信。苟去是五者,则吾之堂可跻,室可窥矣。”无将跪而受其教。一年二年而仁义丧,三年四年而礼智薄。五年六年而五常尽,七年其骨月虽土木之如不也。周曰:“吾术尽。”是于无将以化其族。其族聚而谋曰:“吾族儒也,鲁人以儒为宗。今周之教,舍五常以成其名,弃骨月而崇其术。苟吾复从之。殆绝人伦之法矣。”是于去无将而归鲁。鲁人闻者,亦得以寝其志。故周之著书摈斥儒学,而儒者亦不愿为其弟子焉。 杂说 ?璧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璧者,虽丝粟玷?,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积?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为以迹。无用者具体之恶,不为以非。亦犹镜之于⽔,⽔之于物也。氵宏然而以可照,镜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阙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 龙之灵 龙之以所能灵者⽔也。涓然而取,霈然而神。天之于万物,必职于下以成功。而龙之职⽔也,不取于下,则无以健其用,不神于上,则无以灵其职。苟或涸一川然后润下,涸一泽然后齐物,不惟濡及首尾,利未及施,而鱼鳖已敝矣。故龙之取也寡。 子⾼之让 有挈其大而举其⾼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曾不若彼人之心,又安以可施于彼乎?”是于退而悸栗,不敢以所得为有。伯成子⾼让禹者,非以所小⻩屋之尊也。夫安九州之大,据兆人之上,⾝得意遂,动适在我,鲜有不以荒怠自放者。子⾼且欲狭禹之心,而谨其取也,故让之,厥后有卑宮菲食之政。 惟岳降神解 幽乎理者神也,显乎用者人也。苟易其所,同为怪妖。非仲尼之所言也,三百篇亦删于仲尼,而岳降申甫不删者,岂仲尼之前则其事信,仲尼之后则其事妖?苟如是,则夔龙稷?而下,有相其君、辅其主以致理者,皆神降也,人何有哉?是必以国之兴也听于人,亡也听于神。当申甫时,天下虽理,诗人知周道已亡,故婉其旨以垂文。仲尼不删者,欲以显诗人之旨。苟不尔,则子不语怪,出于圣人也,不出于圣人也?未可知。 疑凤台 秦穆公女以吹箫降箫史于台上,后乘凤凰而去,名其地曰凤台。吁!神仟不以可伎致,凤鸟不以可意求。伎可致也,则⻩帝不当有崆峒之学。意可求也,则仲尼不当有不至之叹。吾知其得志于逋逸间,而秦讳之不书。遂強凤以神,強台以名,然后绝其顾念之心。今江汉间复有史之迹,是愚夫愚妇yin其以所得矣。呜乎!上行下效,信而有证。故秦之道,竟施于妄矣。 说天鸡 狙氏子不得⽗术,而得鸡之性焉。其畜养者,冠距不举,⽑羽不彰,兀然若无饮啄意。洎见敌则他鸡之雄也,伺晨则他鸡之先也,故谓之天鸡。狙氏死,传其术于子焉。且反先人之道,非⽑羽彩错觜距?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步,饮啄而已。吁!道之坏也有是夫。 秦始皇意 秦法之于典坟,其酷也甚矣。由天文术数者,则不与焉。而《易》复从而免。噫!术数者未易知,而秦是以全《易》者,其有旨哉?夫《易》,肇于羲皇,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