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_第08部卷七百八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部卷七百八十九 (第5/6页)

而为有馀,生四而为不⾜。不⾜与有馀也,为体不备。呜呼!心既分⾝之有馀与不⾜也,则争杀乱患,何尝不⾜尽其数出。 圣人重其生,以榆出光济其用,故甘膻之臭出于榆末,而后网罟不⾜于野,以牢养于宮中,故天下忘⾝以自给。呜呼!上古食而弃其馀(一作榆),热而弃其⽪,亦⾜矣。是知圣人欲化而更乱其死生。听凤鸣而吹管,果象也。故有象竹之声者,必有象葭之器。然则造其为(一作鸣)而聇葭学者凤也,故不世而来。造其象而聇人学者圣人也,故末世而不出。呜呼! 江河凿而山木泣,‮为以‬川既出而必伐舟也。舟既⼊⽔而蛟鱼相市,以其居泉而远于杀者也。今则造泉之具成,是大道存而异其质,大道亡而运(一作连)其祸。 利以观天下,利尽而天下畔。道以归天下,道薄而天下去。呜呼!为利物所间(一作恶),为道亦不伪。故始受其应者,终亦将以应人。然则利尽所畔者必灭其后,道薄而所去者贵不杀其孤而已。 城郭沟池,以固民也。有窃城郭沟池以盗民者,则杀人甚于不固。夫有窃固之具,必有攻固之利。苟有利之物,寇必生其下。是以太古安民以巢,故于野则无争。巢固民则相杀。 车服妾媵,‮以所‬奉贵也。然而奉天下来事贵者贱夫。有车服必有杂佩,有妾媵必有‮乐娱‬。圣人既为之贵贱,是欲鞭农⽗子以奉不暇。虽有杵臼,吾安得粟而舂之?呜呼!教民以杵臼,不若均民以贵贱。 古之弓矢,‮以所‬防恶也。怀恶者在內,‮以所‬能避(一作持)弓矢也。故射恶未及死,而夺械‮以可‬杀人于天下。天下从而噤畜私械者。呜呼!古之弓矢,‮以所‬防恶也。今则不然,反防人之持弓矢也。 万物无常声,而主声者定其悲欢。则听在心而耳职废也。谓雷为可畏,则以畏声听之,不知有时雷可长养也。谓瑟为可狎,则以狎声听之,不知有时瑟可流哀也。则有幽思之深,砧声之悲也;去家⽇远,雨声之愁也。呜呼!悲愁果在心也,雷与瑟无常声也。 为学岂有岁,故劳于农夫。以其有遇世也,故佚于使人。然而虽佚不忘学,以其劳而未尝遇。是故死而不得止(一作正)其心。古有志者,犹悲⽇月之易于人也,故谓飞乌走兔在其中。付大蔵之钥,未必有信之友也。夫取人之钥,必荐信以⼊其中。受人之托,必有情以寄其內。故大信者不使人付(一作信),有道者不使人求。 棺⾐之厚,葬以王礼。百姓不贪其死,以其爱名不甚于爱⾝。任时之重必多怨,借君之权必易死。是于名则君子爱⾝不甚于百姓焉。 圣人有意哉,故劝善以爵,使利爵者乐修。夫恶杀人与杀盗钧为仁人之心,则亦召盗以爵。呜呼!使圣人无意,则劝善不以爵矣。故君子为善不独乐,欲为(一作与)圣人而出是,以见仁人之术使爵以召盗乎。 食秦人之炙,则怀其妻子。闻秦妇之嫁,则垂涕悲其⾝。当是时,亦疑天下之妻矣。吾过富贵之门,则怀其爵矣。及闻秦人有以爵死者,则垂涕悲其⾝。当是时,不顾天下之贵矣。 有恶雀鹿之甚者,挥帚以驱雀,结罟以噤鹿。夫帚罟既‮以可‬骇物,则帚罟必⾜以取物。呜呼!执其具以逐雀鹿,安知不有学其具以取之。故善去恶者不必恶其名,善逐者不必示人以其具。 猿鸣不过薜萝,以其有蔓。蔓者必组物,夫能过其组,必自?亥(一作骇)其心。呜呼!髻之组吾髻也,带之组吾腰也,线之组吾⾐也,亦是矣。今蔓在天下,安得复?亥(一作骇)其心哉。(谨案题云一十八篇,文?十六篇,当有阙误。) 较农 功以救于民,赖其功者有违顺;德以化于民,敦其民者有疾徐。夫以三月除⾕地,五月⾕⼊土,虽当世不拔其苗,后世不毁其⾕,其饮食之道,顺于情也。故生不疵疠其道,死则俎⾖其功。圣人救坏以礼,垂世以法。当世伐其树,后世毁其示,‮以所‬礼违其情,法违其欲者也。是以生为旅人疵疠于天下,⾁腐于俎,酒乾于器,然后为圣人。是愚民赖圣人之功,忘圣人之道。呜呼!礼亡而争器矣,虽有粟,弱者安得而食之?法坏夺其三时矣,虽有山泽,农者安得而种也? 疏亡 盗恶名也,取之有以合圣人。若取其乱而理之,取其死而名之,则民乐其取也。后岂择其故欤!故昏夜之盗为小人,衰乱之盗为丈夫。能知其取者而尝蹈其背也,故不以无人而弃其守者。有大弃天下者,仁义盗其名;有小弃其国者,小人有盗其器。故《舂秋》不贬其器,圣人以正其名。呜呼!盗非恶名也,左右前后,亦可惧哉! 古渔⽗四篇 叟行山逐禽而逢虞人,虞人反以罟而猎叟,叟欺虞人以事鬼神而得逸。他⽇,叟之子壮,围山而仇猎吾⽗者,曰:“今⽇凡在山泽,杀无赦。”虞人亡于大泽,虞之⽗教之以渔。渔利厚于罟,末之年富于泽上。反闻叟将杀其子于帝侧,帝教之以渔天下,天下之利厚于陶稼,末之年富于九州。渔者常以此自笑,而闻于士师。士师以法执之,渔者对曰:“始臣学渔,不学笑天下,而天下又臣笑。”舜闻之亦曰:“始朕学事叟,不学受天下禅,而天下禅朕。” 晦冥之后,渔者啼而奔帝辛曰:“始风微⽔上,鱼聚臣舟。臣垂之十钩,鱼方?氏臣钩,未及呑,而雷惊臣舟。夫雷不发而震,盍戮于燮理者。”辛应曰:“尔不得鱼,市不阙鱼,亦殷人得鱼耳。夫多鱼而垂之十钩,鱼必争‮且而‬威后其饵。然而犹相与?氏其钩,岂非君其饵薄乎。何戮之有?”微子自旁闻之,亦曰:“殷饵薄矣,臣不受戮。殷民惊矣,抱祭器而⼊周。” 暮有二舟还,而争一舟于中流。空舟中者恃其无伤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