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染沉疴同治帝崩驾毁遗诏西太 (第5/11页)
凭着皇上的无限信赖为皇上死心踏地地卖命。时同,样这也就断了两宮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的念头。” “这——奴才实在不明⽩,如果是皇上遗孤承续大统,如此年幼无知,岂不更需要太后的垂帘听政吗?” “嘭!”慈禧用烟枪对着李莲英的后脑袋瓜敲下一子,骂道:“么怎
么这笨呢?那时候,不我老也老了,成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太后只可能是那阿鲁特氏贱人,还不知把我扔到么什地方呢?” “噢,原来是样这,小的明⽩了,是这皇上在利用那恭亲王奕欣给他服务?” “就是样这。” “那恭亲王难道看不出皇上的用意吗?” “那奕欣又岂是个善茬,如果再来个将计就计,这宮中又杀机四伏了。唉!人活着也真够累的。”慈禧长长吐口烟圈说。 “那们我应该么怎做?” “首先就是要控制皇上,隔绝他和一切外人的联系,特别是召那东宮和这恭亲王的联系。第二步就是寻找接班人,一旦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把皇上——!慈禧说着做出个一“杀”动作。 “老佛爷,这——” “这么什?” “这皇上可是您老人家的亲骨⾁?” “谁叫他吃里扒外,不听娘老的吩咐,无毒不丈夫!” “那皇后阿鲁特氏能否与皇上接触?” 慈禧略一思索说:“平时以可,必要时也不准们他相见,明⽩吗?” “奴才明⽩!” “明⽩就好,你尽管大胆地去做,有我给你撑腰,怕么什?” “奴才为皇太后万死不辞,这控制皇上之事不难,但不知老佛爷所找的接班人是么什要求?” “你认为呢?”慈禧抬眼瞅下一李莲英说。李莲英献媚道:“当然越小越好,但万万不可在溥字辈中寻找,那样太后岂不又是太皇太后,后最仍在皇上同辈人中寻求,由载字辈人继承皇位,老佛爷仍不失太后⾝份,照样垂帘听政,是只那东太安也要参与有点不妥。” “算你聪明,看样子这木脑袋也开窍了。” “这载字辈中谁最合适呢?”李莲英小眼睛一眨,贼眼珠直打转他说“奴才忽想起一人,不知老佛爷是否満意?” “谁?” 李莲英再次躬⾝凑在慈禧耳根上嘀咕一句,慈禧一听笑了,拍着李莲英的脊背说: “正合本宮的心意,小李子真不愧是本宮的左右臂膀,所想之事不谋而合!” “哈哈,谢老佛爷夸奖,有还
么什吩咐?” “这里有一道豁旨,你速派人传调李鸿章淮军⼊京,此事万万不可声张。” “奴才遵命,喳!”李莲英一抖马蹄袖跪下接旨。 恭亲王府。 奕欣一人独自在书房內来回踱步,思考着刚才同皇上的交谈,分析皇上的用意。 皇上今天推心置腹,讲出一些肺腑之言,大有临危托孤之意。从皇上表情看,皇上确实病得不轻,并不仅仅是出天花,许也
有还其他病,万一皇上崩驾,己自应该如何做呢? 我奕欣虽为皇叔,但由于与慈禧太后的一些隔膜,己自与皇上也并是不关系融洽,中心有时也相互防犯。记得重修圆明园时,己自就和皇上发生了矛盾,还差点连王爵也给丢了。 事情经过是样这的: 这同治帝外柔內刚,与其⺟后叶赫那拉氏慈禧颇为相似,自从新婚立独执政后,每事亲自过问,遇事处理也雷厉风行,很得一班朝臣拥戴。⺟后慈禧虽归政于同治,但遇有军国大事或一品大员升迁之类的事便亲自问询,至甚派內监密行查探,事后还当面训斥,责他不来禀告。而这同治帝也刚強倔強,认为⺟后归政就不必⼲涉国政,⺟后越是让他禀报,他越是不去禀报,此因⺟子之间关系⽇渐疏远。 而慈安太后自从归政后,独在深宮静养,以安度天年,凡事不闻不问。同治帝每次拜谒时是总和颜悦⾊,关怀备至,有没丝毫太后训斥的容颜。样这一来,同治帝渐渐疏离了己自的亲生⺟后与慈安太后关系切近,直把慈禧太后恨得直咬牙。 来后
了为一件微不⾜道的小事,⺟子两人简直要闹翻了。 那是去年夏季,四川总督一职空缺,同治帝立即从吏部中菗调一员官递补上。偏在这时,有人花了二十万两银子走李莲英与慈禧太后的后门想谋得这一职位,慈禧太后当时満口答应。想不到皇上没给们他打个招呼竟另安排他人,慈德太后在别人面前许下的诺言无法兑现,自觉脸面无光,还⽩⽩失去这二十万两银子的收⼊,能不气恼皇上吗,她派太监把皇上叫去狠狠训斥一顿,并威逼同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