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部卷五百九十一 (第5/5页)
#12188;,落落如此。夫其子恭⽗慈,善行也;拊循制理,能政也;直廉洁静,俭德也;拒疑独断,明识也。冒危以?牧圉,大节也;犯颜以陈︳谟,至忠也。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以可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来后,而故吏遗孤,沦寓遐壤,久稽彝典,罪在宗属。敢用评骘旧行,敷赞遗风。若乃扬孔氏褒贬之文,举周公惩劝之法,徵于诔谥,则有司存,谨状。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五代祖某,陈宜都王。 曾祖某,皇会稽郡司马。 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 ⽗某,皇右补阙翰林学士赠秘书少监。 某州某县某乡某里,陈京年若⼲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隶京兆万年胄贵里,讳京。既冠,字曰庆复。举进士,为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士、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郞、司封郞中、给事中、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伯兄前监察御史?,仲兄前大理评理苌,以公文行之大者,告于尝吏于公者,使辞而陈之。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宮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俗之所安,王业之所由兴,苟得闻而睹之⾜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徜徉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得其道。为博士,举疵礼。修坠典,合于大中者众焉。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宮,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以所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其劳勤(一作“勤劳”)侍从,谋议可否,时之所赖者大。巡狩告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德之厚也,而为相者复,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在列者咸忄匈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上迎访太后,间数岁,外颇怠其礼。公密疏发之,天子感悦焉。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太庙阙东向之礼且久矣,公自为博士、补阙、尚书郞、给事中,凡二十年,勤为以请。殷祭之不坠,ム公之忠恳是赖,故有⾚绂银鱼之报焉。昭陵山峻而⾼,寝宮在其上。內官惩其上下之勤,挽汲之艰也,谒于上,请更之。上下其议,宰相承而讽之,召官属使如其请。公曰:“斯太宗之志也。其俭⾜为以法,其严⾜以有奉,吾敢顾其私容而替之也?”奏议不可。上又下其议,凡是公者六七人,其余皆曰更之便。上独断焉,曰:“京议得矣。”从之。在集贤,奏秘书官六员隶殿內,而刊校益理。纳资为胥而仕者罢之。求遗书,凡增缮者,乃作艺文新志,制为之名曰《贞元御府群书新录》。始御府有食本钱,月权其赢为以膳,有余,则学士与校理官颁分之,学士常受三倍,由公而杀其二。书史之始至,⼊礼币钱六十缗,亦皆分焉,公悉致之官,以理府署作书ト,广群官之堂,不取于将作少府,而用大⾜。居门下,简武官,议典礼,上为以能,益器之。与信臣议,且致相位。遇公有惑疾,使视之,疾甚,不能知人,遂用不。用郑吏部、⾼太常为相,而以秘书命公,以所示优之也。 公有文章若⼲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其学自圣人之书以至家百诸子之言,推⻩、炎之事,涉历代洎国朝之故实,钩引穿贯,举大苞小,若太仓之蓄,崇山之载,浩浩乎不可知也,岂杨子所谓仲尼驾说者耶? 夫其忠烈之褒也,相府之有诫也,太庙之东向也,昭陵之不更其故也,官守之不可夺也,立言之不可诬也,利之不苟就也,害之不苟去也。其忠类朱云,其孝类颍考叔,廉类公仪休,而又文以文之,学以辅之,而天子为以之知。既得其道,又得其时,而不为公卿者,病也。故议者咸惜其始而哀其终焉。公之丧,凡五十四⽇,而夫人又没,毁也。夫人之⽗曰偕,司农卿。祖曰某,赠太子太保。宗元,故集贤束也,得公之遗事于其家,书而授公之友,以志公之墓。谨状。永贞元年八月五⽇,尚书礼部员外郞柳宗元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