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朝会  (第1/2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朝会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如今的大唐还没有到她最辉煌的时代,但是在李治的治下,却已经出现了赫赫有名的“永徽之治”    威严雄伟的含元殿,已经将盛唐的气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李弘穿着一身厚重的朝服,早早的来到了大明宫的前殿,含元殿。    这也是大唐帝国最庄严宏伟的地方,祭天,封后,乃至平时的大朝会都是在此地进行。    旭日初升,随着吴良辅一声略带尖利的声音,正式拉开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朝会的序幕。    含元殿内,李治和武后高坐御座之上。    殿下大臣分作两班,文臣以门下侍中许敬宗为首,武将以英国公李绩为首,泾渭分明!大多紫袍金鱼袋,面容严肃,一派威严浩大之气。    李弘一身朝服,立于众臣之前。    “臣等参加陛下,参加娘娘!”    “众卿平身!”    李治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带着温和的笑意宏声说道。    “李义府!”    “臣在!”    李治沉声开口,一身紫袍的李义府便侧身而出,应道。    “几日前你上奏弹劾千牛卫大将军裴行俭之事,今日裴爱卿已经回到长安,朕便将此事下发廷议,当廷对质,将事情分辨清楚!”    “是,老臣遵旨!敢请殿下召裴将军进殿!”    李义府微微躬身,说道。    “召裴行俭!”    虽然如今李治仍然保留着裴行俭千牛卫大将军的官职,但是原则上来说,裴行俭现在是戴罪之身,放在后世正是被隔离审查的时候。    即使没有被关进大牢里,也是无旨不得出府,这也是李弘和李绩直接到裴府商议对策的原因。    不过因为今天大朝会主要便是议这西征大军之事,所以裴行俭早已在殿外侯旨。    此刻听见传唤,裴行俭大步走进了含元殿。    李弘仔细的打量着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发现不过几天之间,他已经现出了老态,只是龙行虎步之间依稀能够看到他的大将之风。    暗暗叹了口气,看来就算是有之前商议好的一切,裴行俭这几天还是过的不大舒服啊!    “罪臣裴行俭参加陛下,参加娘娘!”    裴行俭的声音平和,隐隐有金石之声,慷锵有力!    “爱卿平身,罪臣之名暂且不必,今日召爱卿上殿是有些事情需要对质分明,吴良辅…”    李治对于裴行俭的态度相当温和,面上带着一丝微笑。    话到最后,李治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看了一眼吴良辅,后者立刻会意,从御案上抽出一份奏折,大声读了起来。    奏折的内容不长,正是李义府递上的那份奏折。    其实这封奏折的内容在场的大佬们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给一些消息不够灵通的大臣读的而已。    “敢问裴将军,西征突厥之时我军战况如何?”    吴良辅读完之后,李义府便首先发问。    “初始之时战况不容乐观,阿史德温傅叛变大唐并非临时起意,实则早有预谋,等到老夫率军抵达的时候,突厥单于治下的二十四个州已然全部被策反,情况岌岌可危!”    裴行俭略微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    “当时都护萧嗣业将军屡次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