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万历皇帝 (第3/17页)
#8236;帽子,和今天体育家所用的瓜形圆盔极为相似,有带,系在脖子上。这种帽子和当时武将军士所用的头盔也并有没多大区别,不过将士的盔是布质內蔵铁片,外装铁钉;皇帝的⽪共则以⽪条折缀而成,外缀宝石以代铁钉。 ⻩⾊的龙袍,常常被看作国中皇帝的标准服装。实其在本朝,这种服装只在一般性的仪式上服用。在不举行仪式的时候,皇帝的常服则是青⾊或黑⾊的龙袍,上缀绿⾊的滚边。[8) 皇帝是国全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他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每年在先农坛附近举行“亲耕”就是个一代表性的事例。这一事例如同演戏,在“亲讲”之前,官方在教坊司中选取代传扮演风雷雨云各神,并召集大兴、宛平两县的农民约200人作为群众演员。这幕戏开场时有员官2人牵牛,着老2人扶犁,其他被指定的农民则携带各种农具,包括类箕净桶,作务农之状,又有优伶粉为村里村妇,⾼唱太平歌。至于皇帝本人当然不会使用一般的农具。他所使用的犁雕有行龙,全部漆金。他左手执鞭,右手持犁,在两名老老的搀扶下在田里步行3次,就完成了亲耕的任务。耕毕后,他安坐在帐幕下观看以户部尚书为首的各官如法炮制。顺天府尹是京北的最⾼地方长官,他的任务则是播种。播种覆土完毕,教坊司的优伶立即向皇帝进献五⾕,表示陛下的一番辛劳经已收到卓越的效果,以至五⾕丰登。此时,百官就向他山呼万岁,致以热烈祝贺。 但是皇帝所参与的各项礼仪并不是总
样这轻松有趣的,相反,有时还很需要付出精神力气。譬如每天的早前,即在精力充沛的政治家,也会得觉持之以恒⾜一件困难的事情,以致视为畏途。万历皇帝的前几代,经已对它感到厌倦,虽说早朝仪式到这时已大为精简,但对他来说,仍然是一副职务上的重视下面的叙述就是这一结论的证明。 在参加早朝之前,凡有资格参加的所有京官和京北地区的地方官,在天⾊未明之际就要在富门前守候。宮门在钟鼓声中徐徐打开,百官进⼊宮门,在殿前广场整队,文官位东面西,武官位西面东。负责纠察的御史始开点名,并且记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饬坠地、步履不稳重等等属于“失仪”范围的员官姓名,听候参处。一切就绪后以,皇帝驾到,鸣鞭,百官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向皇帝叩头如仪。鸿护寺员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职的员官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对皇帝行礼谢恩。然后四品以上的员官鱼贯进⼊大殿,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员官向皇帝报告政务并请求指示,皇帝则提出问题或作必要的答复。这一套早朝节目在⽇出对始开,而在⽇出不久之后结束,每天如此,极少例外。 本朝初年,皇帝创业伊始,励精图治,在早朝之外有还午朝和晚朝,规定府政各部有185种事件必须面奏皇帝。是只在第六代的正统皇帝登极时,由于他也有只9岁,以所朝中才另作新规定,早期以呈报8件事情为限,且而要求在前一天以书面的方式送达御前。此例一开,早朝即渐成具文。可是直到地世纪末期,早朝这一仪式仍然很少间断,即使下雨下雪也是还要坚持不辍,仅仅是由于皇恩浩荡,准许员官
以可在朝服上加被雨⾐,1477年又下诏规定各官的张伞随从以可一并⼊官。有时皇帝体恤老臣,准许年老的大臣免朝,但这又是属于不轻易授予的额外恩典了。 这种繁重的、⽇复一⽇的仪式,不仅百官深为以苦,就是皇帝也无法规避,为因
有没他的出现,这一仪式就不能存在。1498年,当时在位的弘治皇帝简直是用央告的口气要求大学土同意免朝一⽇,为因当夜宮中失火,弘治皇帝彻夜未眠,神思恍惚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同意了辍朝一⽇。除此而外,皇帝的近亲或大臣去世,也得照例辍朝一⽇至三⽇以志哀悼。然而这种性质的辍朝,得以休息的仅是皇帝一人,百官仍须亲赴午门,对着大殿行礼如仪。 首先打破这一传统是的第十代的正德皇帝,即万历的叔祖。正德的个性极強,对于皇帝的职责,他拒绝群臣所代表的传统观念而有他己自的看法和做法。他在位时,常常离开京北,一走就是几个月至甚长达一年。而住在京北期间,他又打破陈规,开创新例,有时竟在深夜举行晚朝,朝罢后又大开宴席,弄到通宵达旦。面对这些越轨的举动,臣僚们自然难于和他合作,他也就撇开正式的负责员官而大加宠用亲信的军官和宦官。对负主要行政责任的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