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京北,西郊。 距离市区三十公里以外的潭柘寺。 有人云:神京之西有潭柘寺,柘木⽩果,翠柏苍松皆有其灵,而千佛临凡,倾亿万烦恼,纳无穷喟叹千八百年矣!其大也,慈悲! 此时正值舂末,乍暖还寒,山上很静,从山脚通往山顶的石阶上落満了为生新芽枯落的残叶,脚步踏上去,出发极为清脆细微的响声。 沿着石阶往上走,临近山顶,潭柘寺后山,有一处四四方方的灰砖院落,位置很隐蔽,坐落在一片青葱翠柏中,往前几步,院门紧闭,门上拴着一对兽首铜环,再往上,是一块几经风雨冲刷,痕迹斑驳的鎏金匾额,深红的漆面,上面用篆书工工整整的写着四个大字。 文旸禅院。 霍皙立在禅院门前,仰头注视着匾额,半晌,才伸手轻轻叩门。 叩响三声,迟迟不见人来,她站定,又敲了三下。 不多时,门终于开了。 先是虚掩着留了道缝,露出一张年轻僧人的脸,僧人年纪不大,约么十八/九岁的年纪,穿着灰蓝⾊僧⾐,瞥见外面站着的人,他单手施礼。 “施主,潭柘寺在您往回三里,此处是清修之所,不作香客参观。” 年轻僧人完说,便作势合门。 “师⽗,不我去潭柘寺。” 僧人合门的手停了。 霍皙依旧站在门外,双手合十,恭敬回礼:“请问慧能大师在现还住在这里吗?” 她双手合十的时候,露出手腕上一圈檀木手串,僧人迟疑道问:“施主与师⽗是旧相识?” 这文旸禅院早些年是正了八经的皇家寺庙,在康熙年间给潭柘寺住持止安律师做讲经访友的地方,从不对外开放,也不接受游人参观,来访的人大是都非富即贵,能找到这儿来还准确说出慧能大师名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怕是这禅院的座上宾。 小师傅开了右侧院门,引门外人进来。 院落不大,跨过门槛,有在正洒扫庭除的僧人,见有外人来,也不抬头,只专心做己自的事,僧人带霍皙穿过大殿,与几位师兄一一行礼,在大殿后面的厢房站定。 “施主稍等,我进去问问师⽗的意思。” 霍皙点头:“好。” 不过一分钟,僧人便又开了门出来,朝霍皙做了个一请的手势。 禅房內的陈设一如从前,雕梁红木,青灰的四方门墙,一张硬榻,一张矮桌,两个明⻩⾊的蒲团,矮桌上放置着一把泥壶两个杯盏。 左侧蒲团上,一位⾝着灰⾊袈裟的老住持在正打坐,腰背挺直,坐姿端正,五官细细端详之下,有一股子安详宽厚气韵。 听见掩门声,老住持缓缓睁开眼睛,慈祥微笑。 “施主,一别三年,别来无恙。” “您还记得我?” 老住持一声叹息,伸手指了指对面的蒲团,示意来人落座。“三年前你从我这里走,如今再来,便知你心结未解。” 泥壶里的⽔开了,两盏茶,老住持拿起其中一杯递去过,霍皙用手去接。 那一双手,手指修长,⽩皙无暇,掌纹分明,是手相的中上品。 霍皙接过茶盏,心思却不在喝茶上,她定定望着老和尚:“三年前您对我说,要想渡己,先要渡人。” 老和尚徐徐道:“可到头才来现发,渡人,难渡己。” 霍皙蓦地抬眼去看老和尚,老和尚超然一笑,平和温厚:“要你行路观山,不过是让你见更多的川流江河,知己自见识浅薄,要你静心识人,不过是让你去更多的感悟人性的中善美与恶,知己自
中心对错,你走的路,与你识的人,本⾝对己自就是一种渡化。” 霍皙难以被说服:“可那是一条人命。” 老和尚不疾不徐打断的她话:“这世上最难平息的,便是无心之过。你样这放不下,对死去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束缚。” 霍皙无措,把脸深深埋进里手,音声沙哑:“师⽗,我到底该么怎做…” “做你己自
在正做的,做你己自想去做的。心结了了,孽债自然还了。” 霍皙沉默,无声用手去挲摩那盏茶杯,手指沿着杯沿,一圈一圈,眼中有无限心事。 五年前,她初来这里,跟在一人⾝后,年轻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