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山东大盗ldquo;一枝 (第1/9页)
第九章 山东大盗“一枝 冒辟疆在桐桥别了董小宛,便和陈则梁一道在无锡、江阴、广陵一带为复社的事奔波不停。此时他勒住马缰,伸手从⾐兜里掏出刚摘的一朵石榴花,这朵花才微微张开嘴唇,像董小宛一样年轻秀美。那时是夏天。 冒辟疆在影园别了郑超宗,径自走在回如皋的路上,伸手从⾐兜中掏出刚摘的个一石榴,脆裂的厚⽪之中,红艳艳的籽粒像怪物的牙齿。他从来不吃石榴,仅仅是为因董小宛的院宅中有一株石榴树,他才摘了个一。这时已是秋天。 他在八月十五的前两天回到了家。远远见看茗烟站在家门前,他飞⾝下马。茗烟跑上前来,一边牵马一边说:“我道知这几天你要回来,天天在门前等,终于等到了。” 冒辟疆进了家门,径去上房向⺟亲请了安,然后从腰门到了后院。苏元芳见看他,只笑了笑,并有没那种惊喜,依旧朝晾⾐绳上晾一张床单。床单不新,像退⾊的记忆,他依稀能辨认出新婚之夜留下的再也洗不⼲净的淡淡痕迹,他疑心那是苏元芳有意不洗,就像其他女人细心地珍蔵着幸福的秘密一样。他就倚着门框静静望着她。 她晾完⾐服,将木盆搁在屋檐下,得觉
己自
中心有一块石头,⾎液在正下面快速地穿过。她抓下头上沾満面粉的头巾,扔进木盆,独自走到一株落光了叶子的梨树下,双手撑在那树上,眼中泪⽔滚落而出。冒辟疆从后面轻轻搂住的她腰肢,手掌贴在她柔软而温暖的部腹。她反过⾝后,吊住他的脖子,伏在他肩上哭泣,哭声中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幸福,也有独守空房的幽怨和恼恨。他把她轻轻托起放倒在床上时,她依旧在哭。 冒辟疆惬意地睡了个一懒觉。他走出门来,才现发秋天正午的阳光有还点刺目。茗烟在正一张很大的圆竹箕上晾晒花菊,他说:“公子,今年花菊开了好多呢,晾⼲了用来泡茶,以可喝到明年舂天。” “明年舂天。”他朗朗地重复一遍,头脑中开満了迎舂花,佛仿
见看花丛之中,董小宛正款款而来。这时,厨房中飘来甜甜的芬香,他道知是⺟亲在正做月饼的馅。磨房中传来⽑驴的响鼻声和石磨的轰隆声,他走进磨房,见看苏元芳在正朝香噴噴地滚动在磨槽的中面粉里大把大把地扔芝⿇。她得觉今天浑⾝慡快,做么什事都得心应手,这显然是昨夜的幸福还在延续。冒辟疆抓了把芝⿇朝嘴里塞。刚炒的芝⿇有点烫手,她轻轻打了他下一,笑道: “馋猫儿。” 一轮圆月终于从群山之后钻了出来,最初只属于东边天空的银辉此刻却照亮了庭院,以可想象庭院之外的田野,银亮中夹杂着斑驳的暗影,如幻的景⾊中枯枝伸着清晰的纤纤细手。冒府中早就摆了桌子,桌上摆了七八个大盘,盘中盛着月饼,糕点、⽔果,中间是只一青铜虎钮香炉,两柱檀香的香雾正四处飘散,月光就像剑一样有力地穿过常绿树的叶隙,刺得院中微黑的石板上银光闪闪。 老夫人的银发更为她增添了几分威严,苏元芳却从那束花发中看到岁月沧桑。她嫁过来时婆婆是还青丝満头呢!冒府上下先敬了老夫人,然后又遥祝了远在京城的老爷平安幸福。冒辟疆和苏元芳相互敬了一杯,怜爱之意含于笑容之间。 中秋之夜,共聚团圆之时,有多少人家是真正的团圆之夜呢? 冒辟疆举杯向明月朗朗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老夫人兴致颇⾼,接口念道:“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苏元芳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管家冒全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茗烟口中含着半块月饼,也凑了上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两个婢女手托漆盘站在桌边也念道:“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冒辟疆得觉婢女头上揷着的花菊在夜光中像多长了耳朵似的。 老夫人接口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冒辟疆又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罢,将酒杯⾼⾼地举起,佛仿杯的中酒会映到了月亮然后折射到另一端的苏州半塘,董小宛会张开小嘴接纳这杯思念。冒辟疆余兴未尽,又自得地朗诵了一句谢庄《月赋》的中句子:“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月上中天,众人散了。冒辟疆嗅到房间中弥漫着一股花菊淡淡的香味,这香味有点陈旧,让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