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崇祯皇帝与史可法 (第8/9页)
中灵光一闪,便记起董小宛那首《灵台蜀妃》来,里心有了主意,面对古琴信心大增。朝中百官俱对皇上的举止倍感惊讶,却不敢多言。 冒辟疆十指伏在弦上飞走,悲切之音响彻金銮宝殿,百官之中通音律者甚众,闻声俱各感叹嘘吁,也有沧然泪下者。 一曲弹尽,四下鸦雀无声。 崇祯直呼:“好曲。”问曲名之后乃放声大笑。随后道问:“寡人闻悲声不悲,反而狂喜。众卿可知何意?”此刻朝中百官面面相觑未敢乱猜。 崇祯道:“音律之欣赏有两种境界。一是闻悲而悲者,此乃登堂⼊室者也。二是闻声不见音⾊,只知艺精者,此乃最⾼之境界也。寡人昨夜自制一曲,唤作《灵仙曲》竟与这首《灵台蜀妃》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乃英雄所见略同。”朝中百官这才明⽩皇上又要显本领了。 崇祯就在宝座上尽兴地弹了一曲《灵仙曲》,弹毕。众官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维赞美之声响彻朝庭。 崇祯示意肃静,然后对冒辟疆道:“寡人谅尔报国之心⾚诚,奏本中所议之事正合寡人之意,免你死罪。范卿,此人由你处置,如有空缺之官职,授他个一。” 范丞相谢了龙恩,领着冒辟疆下了金銮宝殿。冒辟疆经风一吹,这才发觉全⾝俱已湿透。 崇祯言明今后朝中若有人再敢奏重商轻农之事反祖宗法度者斩。魏演心知皇上虽没明言己自,却分明是在暗示己自
经已失宠。乃长叹一声,想不到机关算尽竟败在一小小秀才之手,范丞相太老道了,吾不及也。半个月后,魏演便告老还乡了,他手中权力便顺理成章落⼊范丞相手中。 冒辟疆舂风得意,等待着皇上御赐个一官职。连⽇来在京城任意游玩,欲将在丞相府幽居的晦气尽皆抛落。 一天傍晚,他见看一位骑马的县令正带领衙役在面前走着,京城的官多很,那位县令没走几步就要遇上比己自还大的官,只得下马磕头让道,百米之內竟下马三次。冒辟疆得觉好笑之极,这京城的小官真可怜! 冒辟疆渐渐收住了笑容,一丝寒意猛袭心头。他何等聪明之人,立刻联想到自⾝。如果皇上的真御赐官职下来,总得要合乎秀才⾝份,个一秀才能做么什品级的官呢!大不了和这位县令一样。罢了!罢了!这如不无官一⾝轻,逍遥自在一些。冒辟疆啊,冒辟疆,你好糊涂。 他抬头看看天空,天空中秋风正举着无形的大旗横扫而过。回家去吧。回家的念头一旦打定,思乡之情如开闸之⽔奔涌而出。 他独自闯进一家酒楼,狂饮来起。他还从来没样这放纵过。极尽洒脫之事,恍忽间竟有了太⽩之风。当下放声昑道: 立独⾼楼,我心恍愁。思乡之子,何处远游? 阑⼲拍遍,青舂纵酒。美人病酒,难牵我手。 怀我佳人,何处可求?问昔壮志,千里难酬。 悲哉悲哉!霜鬓泪流。 冒辟疆独饮至深夜,方才摇摇晃晃⾼歌而去。路口有军士盘查,他挥挥手中一块香木示牌,众人见写着“丞相府”三字,慌忙放行。静夜之中还远远传来他的⾼昂笑声,军士们都嘀咕道:“妈的,个一疯子。” 回家的打算纠缠着冒辟疆。他在书屋外面犹豫地走来走去,总得觉不便启齿,害怕辜负了范丞相一片好心和希望。他么怎
以可去伤害一位慈祥老人的心呢!他用扇柄摇落一枝花菊上的露珠,脚边⼲燥的石板上便洒了几滴圆圆的⽔痕,像滴在蒙満灰尘的镜面上的泪,思乡的泪。 范丞相在书房中著一本《梦影斋集》,他想在本书中阐述一些仕途奋斗的计谋,梦想它像《孙子兵法》一样流传万代,永垂青史。他绞尽脑汁方才挤出几句话来,方知做官比写书容易。他扔掉笔,打开书房的门,见看冒辟疆站在落叶飘飞的院的中孤独的背影。根据他几十年对人的观察,他看出冒辟疆的骨形朝內心呈收缩之势,有只心事很重的人才会如此。 “贤侄,有何心事?” “丞相,”冒辟疆闻声慌忙转过⾝来,脸上的忧郁没能逃过范丞相的眼睛。他终于鼓了勇气道说:“小侄确有心事欲向丞相倾吐。” “看你忧思満面,我已知你的心意。贤侄是是不想家了?” “正是。小侄离开如皋时正是舂天良辰,谁知转眼已是秋风萧瑟。想到刚过中秋节,重阳节又快到了,小侄思念老⺟。” “贤侄孝心可鉴。样这吧,待我奏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