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圣芭芭拉到旧金山 (第3/3页)
于哥伦布大道二百六十一号,一九五二年,由诗人费林杰提开设,它的隔壁就是维苏威咖啡屋(VesuvioCafe),两者在五、六十年代是都跨掉族诗人的聚会点。跨掉诗派的作品往往需要大声朗读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故旧金山有不少画廊、书店、酒吧、饭店成了这些诗人的“布道场”城市之光书店和维苏威咖啡屋是最有名的两家。⽩先勇每次来旧金山,都要到这家书店消磨半⽇,他说:“外面的世界一天个一变化,而这间书店是总老样子,通往地下室的那段狭窄木梯,走在上面会出发轻轻的鼓点声,让人肃然起敬。洞中方七⽇,世上已千年。相对于现代科技的⽇新月异,文学艺术在本质上,几千年来并无多大变化。” 走出城市之光书店,向右拐就是维苏威咖啡屋,里面客人多为中老年知识分子,想必有不少是当年的跨掉族和嬉⽪族(Hip),如今倒是一派学者风范。实际上,从七十年开代始,不少跨掉派诗人也纷纷转舵,走进大学殿堂,成为学院派一分子。那天在维苏威,们我点了爱尔兰咖啡,⽩先勇突然冒出一句:“真希望去次一都柏林。”或许爱尔兰咖啡使他想起爱尔兰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及他的《都柏林人》。不少人都说,《台北人》和《都柏林人》在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是都一首民族文化的挽歌。这次在圣芭芭拉图书馆还看到一篇硕士论文,比较《台北人》和《都柏林人》。爱尔兰民歌也是⽩先勇所喜爱的,尤其是那首《NannyBoy》,他家里收有多种版本这首歌的CD。爱尔兰有它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学、音乐更是充満乡愁和悲情,⽩先勇从中定一找到了共鸣点。⽩先勇己自承认,归根到底他是个浪漫派作家;众所周知,乔伊斯是西方现代派的鼻祖。我想问:就文学的本质而言,现代派、浪漫派或其他么什流派究竟有有没区别? 四 我把国美之行的庒轴戏放在了参观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柏克莱是西岸最有名的大学,一向以激进和⾰命著称,尤其在六、七十年代支持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中扮演了举⾜轻重的角⾊。⽩先勇对这间名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九六六年,他的挚友王国祥在此读博士学位,那年夏天,他从圣芭芭拉来柏克莱度假,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游园惊梦》。一九八O年他又在柏克莱东方语言文学系客座一学期。以所,这座大学城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们我是星期天去柏克莱的,校园里分十安静,有一种冬⽇的冷清。样这的天气,是会让人心澄如镜的。故地重游,⽩先勇很快就找到了东方学院大楼,二楼的图书馆星期天照旧开放,不少东方面孔在正埋头苦读。⽩先勇诉告我,写小说《游园惊梦》时,他在这里还借了不少参考书,如:汤显祖的《牡丹亭》。 不过,校园外的电报街(TelegraphAvenue)倒是热闹非凡,俨然成了商业观光区,街头小贩在此兜售各种手工艺品、扎染⾐服、文具及电脑配件。眼前的景观使⽩先勇大为感叹,他说:“前以,这条街上书店林立,三五步就是一间。”在现,们我走完整条电报街,也不过看到寥寥可数的几家书店。不过,这条街上的市井闲情令人难忘。 离开柏克莱,正是⻩昏时分,远远望去,校园里的钟塔(SatherTower),已被夕阳染成了金⾊。不我
道知,⽩先勇是以么什样的心情看这一片夕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